“一带一路”建设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按照应用分类来看,GIS、电缆、变电器等状态检测监测设备的厂家相对较多,产品有代理国外的也有自主研发的,而开关柜状态检测监测设备的市场竞争相对集中,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该类设备的主要供货商,占有市场的较大销售份额。
因为在一穷二白的地区发展工业,如果没有能源作基础,没有电力作动力,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出于开发审批程序的需要,涉及的管理部门很多,发展改革委管项目核准,水利局管水资源利用,经济委管发电统计,商务(招商)局管招商引资,形成了一个大家都管、碰到问题又没人管的局面。
这几年,中小水电开发给怒江州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对中小水电要以关心爱护的心态对待,不要随意乱扣无序开发的帽子,乱用四无电站的棍子去打压。第一,指导思想上要进一步确立中小水电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主管单位的确定,体现谁审批谁管理原则,有利于中小水电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在制订电价政策上也是一价定终身,长时间不变。
建议各级政府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各地开发中小水电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小水电的发展从指导思想上、管理体制上、政策措施上、规范管理上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把中小水电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据水利部今年杭州农村小水电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信息,全国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已经达到5100万千瓦的规模,占到全国水电装机的三分之一。此外,智能电网的建设是长期而且庞大的工程,按照国网的规划,至少需要10年以上才能建成,而且目前规划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年内难以体现。
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改善供电质量。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投资方向,将成为体现装备制造业在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将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由于我国智能电网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而我国实施的是一特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能源发展战略,因此,就产品受益情况来看,我们看好:输变电环节中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超高压特高压设备(如变压器、高压开关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等)、特高压控制保护设备、数字化变电站等,用电环节中的智能电表。必要性在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将对现有电网提出挑战,它们的不稳定性会冲击传统的电网,只有智能电网才能满足各种电源的输出和接入。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多个国家战略选择,包括中、美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开始研发或实践智能电网建设,由于各国的起点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智能电网的概念、标准各异。国家电网公司认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并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在供电安全、可靠和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清洁、高效、互动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智能电网建设更多地关注配电领域,而我国需要更多地关注输变电领域,特别是把特高压电网的发展融入其中,通过智能化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稳定,提升驾驭大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按照这一思路,特高压、超高压建设又是受益最明显的领域。我们认为,建设智能电网的可能性在于,前期国网建设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顺利运行近半年。参考智能电网专家武建东的观点,智能电网的功能包括: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数据传输,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根据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部的统计,国家电网每年2000多亿的投资中,70%以上要转化为设备和材料。
智能电表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宽带业务或转播电视信号。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是关键利用传感器对发、输、配、用电等关键环节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削峰填谷,平衡电力供需,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此外,智能电网的建设是长期而且庞大的工程,按照国网的规划,至少需要10年以上才能建成,而且目前规划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年内难以体现。
有助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电网调度、电力市场等软件。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国家电网公司认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并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在供电安全、可靠和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清洁、高效、互动的目标。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改善供电质量。
根据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部的统计,国家电网每年2000多亿的投资中,70%以上要转化为设备和材料。参考智能电网专家武建东的观点,智能电网的功能包括: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数据传输,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将各类新型能源接入电网(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参考智能电网专家武建东的观点,智能电网的功能包括: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数据传输,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投资方向,将成为体现装备制造业在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将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国外智能电网建设更多地关注配电领域,而我国需要更多地关注输变电领域,特别是把特高压电网的发展融入其中,通过智能化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稳定,提升驾驭大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按照这一思路,特高压、超高压建设又是受益最明显的领域。
智能电表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宽带业务或转播电视信号。目前,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多个国家战略选择,包括中、美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开始研发或实践智能电网建设,由于各国的起点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智能电网的概念、标准各异。
智能电网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是一个闭环系统。我们认为,建设智能电网的可能性在于,前期国网建设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顺利运行近半年。
由于我国智能电网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而我国实施的是一特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能源发展战略,因此,就产品受益情况来看,我们看好:输变电环节中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超高压特高压设备(如变压器、高压开关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等)、特高压控制保护设备、数字化变电站等,用电环节中的智能电表。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是关键。
今年5月,国家电网正式对外宣布:在2020年要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必要性在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将对现有电网提出挑战,它们的不稳定性会冲击传统的电网,只有智能电网才能满足各种电源的输出和接入。智能电网首先应当是一个坚强的电网昨日闭幕的第二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称,明年将保持国内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采取多项积极措施缓解气荒。
由于天然气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需求旺盛,储备和调峰能力建设远没有跟上。2010年能源供求总体相对宽松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初步确定的2010年能源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6%。
现在,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时不时冒出来,日益成为能源供应上的一大瓶颈。张国宝说,2010年要保持国内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加快国内天然气管道建设。
同时,今年电力投产装机预计达7160万千瓦,在建装机还有近2亿千瓦,虽然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但总体上会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不至于绷得很紧。对于电力供应,张国宝指出,就全国而言,今年火电机组发电小时数比往年下降了300小时左右,尚未达到设计负荷。
虽然山西等地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在建产能仍有8亿吨,明年进口也会保持相当规模,煤炭总体供应量不会下来。采取积极措施努力缓解气荒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1%。针对部分与会人士有关2010年能源需求回升、供求再现紧张的担忧,张国宝分析说,今年我国预计净进口煤炭近1亿吨。张国宝提出,2010年要针对天然气消费的季节特点,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天然气储气库,增强冬季用气高峰时段的调峰能力。
张国宝说,今后几年天然气产量仍有望保持8%到9%的增速,但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确实有比较大的缺口。为此,在控制煤炭消费过快增长的同时,国家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根据初步分析判断,要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要达到3亿千瓦以上,核电投运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至7000万千瓦以上,风电、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1.5亿吨标准煤以上。过去几年,是电力、煤炭供应紧张。
2020年前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国务院常务会议11月27日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如果有必要,IKL有能力满足全部国内需求, 巴托夫斯基说,但他表示,增加IKL的运力将需有时间。